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河南统筹资金,支持64个养殖大县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

发布时间2021-01-09 15:28:26  |  阅读:

温馨提示: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、服务感兴趣,或者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,您可以 与我们在线交谈,也可以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:187-6886-0970 咨询我们。

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,截至三季度末,河南省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的80%以上,提前完成国务院下达河南省的目标任务。
近年来,河南省深入贯彻党政策、国务院关于生猪稳产保供的决策部署,坚决扛起生猪生产大省的责任,一手抓稳产保供,一手抓转型升级,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据统计,截至三季度末,河南省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的80%以上,现有生猪存栏3578万头,能繁母猪存栏355万头,出栏2919万头,均居全国前三位。年屠宰加工能力7000万头,冷鲜肉、调熟制品等中高端产品比重达25%。“河南省生猪产能得到持续恢复,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正在不断加快。”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。
——强化资源要素保障。围绕破解养殖用地发展瓶颈,河南省强化土地资源要素、技术、监管等保障,确保在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,守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。
让“猪上高楼”。河南省推进生猪养殖立体综合开发利用,改变过去单层或两层猪舍的养殖模式,建设6层猪舍,实现生猪养殖由平面到立体转变,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。以内乡县为例,当地已建成投用6层立体猪舍21栋,占地面积2700亩,年出栏生猪210万头,与传统养殖相比,单位土地面积生猪养殖量增长7倍以上。
此外,河南省还统筹资金70.5亿元,支持64个生猪养殖大县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,规划建设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,服务周边中小养殖场(户),实现了疫病防控能力提升与土地节约利用的“双赢”。
——充分利用数字赋能。一方面,大力推广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,加快生猪养殖全链条技术装备的改造升级,逐步实现智能化环境控制、自动化准确饲喂、机械化粪污处理等,推动河南省生猪养殖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、智能化转型,实现准确高效管理。
河南省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集团自主研发29大类、100余种智能化机器装备,通过智能准确通风、人工智能值守、云端监控预警等先进技术手段,实时调控猪舍的温度、湿度、通风、饲料配比、供水等参数,实现养殖场准确高效管理。
另一方面,河南省坚持“互联网+”发展理念,成功争取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项目,建成后通过实时分析全国及河南省生猪交易、调运、价格等走势情况,有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对生猪养殖的影响;筹划建设河南生猪交易市场,实现生猪及肉制品线上线下交易,打造生猪养殖、加工、冷链物流和展示交易中心;加快建设“互联网+冷链物流”平台,由运猪向运肉转变,实现集中屠宰、冷链流通、冷鲜上市。
目前,河南省生猪规模养殖场(户)1.9万家,其中年出栏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场454家,年出栏5万头猪场96家,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已达70.8%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8个百分点。

上一篇: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 已阅读:34次


下一篇:破解保护性耕作下的秸秆还田疑虑 已阅读:49次

推荐产品


有机肥烘干机


轮盘式翻抛机


新型液压履带翻抛机


有机肥转股造粒机


有机肥圆盘造粒机

技术文献 · 指导建厂我们为您提供有机肥设备的技术支持 如需深入了解请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© 郑州永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备案号:豫ICP备2021004391号